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开学第一课——
这算是最早的“开学第一课”了。“说”和“乐”,这里都是愉悦的意思,“君子”则是孔子的理想人生。老师在第一堂课里试图告诉他的学生:为学原本是一片欢喜大境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门四科包括了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说是研究生院里的四个专业也算恰当;“六艺”可算是当时设定的六门必修课,大致包括了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法等六种能力,因而这里的“习”单说是复习肯定是不够准确的,它至少还包括了练习、温习、实习等含义。作为一种知识或技能,学会并不难,某种形式的“重复”也是必要的,不断的重复中知识才能变成你的能力。“驭”是驾车,或牛车或马车,今天我们也驾车,假以时日,五年驾龄十万公里后人车合一的境界对大多数人都不算问题。
“重复”也适用我个人对阅读的体会。第一遍你觉得自己读懂了,等你潜下心来去读第二遍时你会觉得其实你原来根本不能算读懂了,读第三遍时你一定又会有新的收获。经典就是那些你正在重读的书,有些书就是这样被我们读成了“经典”。
值得我们“重复”做的事情又岂止经典阅读,我希望自己电脑硬盘里存足100部经典电影,跟这一样重要的是自己还有时间和心情常常把它们翻找出来。
“習(习)”,从羽,原意是小鸟在阳光下练习飞行时飞出去又飞回来,其场景是如此清新而活泼。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以贝壳为货币的远古时期,一串贝壳是“月”,两串就叫“朋”了,其意义极为吉祥;“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的“朋”应该是指同学,而不是我们今天语义中的朋友。
孔子说,有新的同学加入进来跟我们一起学礼习乐,堪称人生一大乐事。孔子的声音在当时肯定不是主旋律,孔门师徒也不是什么快男超女,有人认同他们、加入他们让人受宠若惊。
所有的工作都是不同程度的重复,教师的意义在于我们总有机会迎接新生,这些新人们稚嫩、青涩却又满身的希望。工作的内容大致一样,但因对象变了,新鲜感也就有了;因此每逢有崭新的学童来到我们身旁时,我们应该学会用掌声和微笑表达我们内心的愉悦。
孔子一生孤独,“知我者,其天乎?”便是夫子的慨叹,但《论语》中的孔子有说有笑、风趣、睿智而豁达,他反复告诉自己的学生,别人不了解你,那是正常的,我们的道行不通,我们也是一早就知道了的,既然如此,我们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至于结果……天应该是知道的吧?
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凡是不能让受教育者感觉愉快的教育都是错误的教育。这才是人生原本应该有的欢喜大境界。
《论语》20篇、500章中本章名气最大,但凡识得几个中文字的没有不知道本章的吧?这就是第一的好处——《论语》中的第一章,同时也说明开头总会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编撰《论语》的弟子们在讨论把哪一章放在开篇时一定争论了半天,但最后大家取得了共识,因为一定有弟子说这一章也可以看做是夫子一生的真实写照。
孔子的少年——学而时习之;
孔子的中年——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的老年——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年轻时期的学习主要是自学,他可以请教的人不多,但好在“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孔子好学而善学,30岁之前在鲁国已算是小有名气。
孔子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最终涵养了整个中华文化。《史记·孔子世家》中言及孔子的学生数量之多时说:“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从30岁到70岁40年间孔子大约每年要接收七八十名学生,这些英气勃发的后学才俊纷至沓来,让“诲人不倦”的孔子喜不自胜。
奔波了一辈子,扰攘了数十年,鲁国、卫国、陈国,国君、家君没有一个真心实意听他的,他能听到的更多的是冷嘲热讽甚至是面斥,但这都不能真正影响已入化境的孔子了,他知天命、耳已顺,随心所欲但永远都不会违反什么。他是不跟人一般见识吗?我觉得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淡定。
为什么要生气呢?如果原本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指望,也就谈不上生气了,其实别人是否了解你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其实,本章三节之间真的有这些逻辑关系吗?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