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一次师生之间的切磋——
人穷气短,容易卑躬屈膝、低三下四,见到有钱有势者习惯阿谀奉承,潜意识里大概是想得一点好处吧?财大气粗,有钱人更相信没有钱搞不定的,温总理希望开发商血管里流淌的也应该是道德的血液,开发商则相信自己已经绑架了国家经济。
子贡是有钱人,也是读书人,他知道没钱的时候不谄媚,有钱的时候心平气和、低调行事并不是一个太低的要求。
老师的境界当然更高,不谄媚?不够!最好是将贫穷忽略,专心于道的追求,有钱人最好再植入文化,做有钱人里最有文化的人,这样有钱人就更有余力去讲礼了。
老师的开导让子贡浮想联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否也可以这样解读呢?切、磋是治骨牙,琢、磨是治石玉,骨器、象牙、玉石要打磨成器都讲究先粗后细、精益求精,越到后边的工序要求越细越严,这跟穷人先要不谄媚、最好乐道是一样的道理,与有钱人先要“无骄”、最好“好礼”也是一样的道理。
切磋、琢磨两个词即来源于此,但词意已变。现代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已经有精美的玉制器物,玉的硬度远高于普通金属,很难想象七八千年前的古人可以将一件圆润、规整的玉猪龙打造出来。
孔子把《诗》看得很重,不学诗无以言,如果不把《诗》学好连话都不会说;诗言志,在公开场合能够恰当地引用《诗》在当时是一件十分风雅的事情,李零说这跟文化大革命时人们说话先引用毛主席语录的情形差不多。
能够对《诗》有这样的解读,孔子认为可以给予最高的奖赏——与言诗,跟你谈《诗》。这个奖项孔子颁发过两次,还有一次颁给了子夏,那次子夏是把《诗》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跟“礼”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期,大学里盛产诗人,诗人当然常常要与人言诗,碰上老是要跟你言诗的家伙其实是一件很不爽的事情。
对子贡而言,仿佛是一次有准备的“请教”,不知能否算是学生对老师的启发。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