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三国、论老庄、谈论语,从易中天到于丹到李零等等,一批学者让国学又一次颇成气候地进入国人的视野。几年来国学热仍在持续升温中。记者近日在深圳多所中小学校中采访了解到,国学虽未列入我国必修的教学课程,但在深圳,已有近百所中小学校开展起国学教育,国学教育已在深圳校园内渐次成风。而与此同时,教育者们也达成共识:国学重要,但非万能,国学教育并非要办“现代私塾”。
竹林中学发起“校园国学教育研讨会”
不久前,福田区的竹林中学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校园国学教育研讨会”活动,在这个非官方的活动中,全市18所学校欣然与会,共同就国学教育进行交流。
竹林中学副校长何柏青介绍,此次该校邀请的均为全市校名中含“松”、“竹”、“梅”的中小学,取“岁寒三友”之雅,活动主题为“聚岁寒三友,品国学精粹”。研讨会中,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郭齐家作了《国学与智慧人生》的精彩讲座,并称赞在现代化的深圳,教育界对传统文化教育依然非常重视。
记者在这次活动的发起学校竹林中学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无处不在。教学楼的每层楼梯口分别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各代经典作品的宣传画,校园文化长廊里陈列着名家字画、京剧脸谱、剪纸皮影。据何柏青介绍,该校每天组织学生晨读经典篇章,语文课堂注重拓展传统文化知识,让同学们终日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精粹。该校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国学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国学不光有文学、书画的形式,我们还在考虑如何将酒文化、茶文化这些古人沿袭下来的既有雅趣又有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此外,国学教育还可以从民族传统节日当中入手,比如到清明节那天,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查找古人缅怀先人的诗歌散文,然后朗诵或写心得。中秋、重阳、春节等每个传统节日都可以开展此类活动。”
国学教育渗入卓雅小学点点滴滴
南山区卓雅小学。一阵古筝演奏的古典名曲响起,孩子们涌进了教室,原来这就是课间铃声。“人之初,性本善……”朗朗的读经声随之在整个校园的每个教室里响起。每天上午7:45和下午2:15,卓雅小学的学生都要开始他们每天15分钟的文化早餐和文化午餐,诵读我国古代文化经典。
在这所学校教学楼礼堂的门口,挂着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上面书写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道德智慧。”校园内还树有孔子雕像,而孔子的诞辰也成为这所学校的隆重节日。
“我迫切感到要用我们自己的文化来拯救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只知有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道中国也有圣人,所以逢孔子诞辰我校便举行纪念活动。”卓雅小学校长陈斌告诉记者,作为一所公立学校,该校自2002年创办之初便把经典文化教育确定为自己的办学特色,致力于探索“以经典文化塑造儿童民族精神”的德育模式。学校每日的文化早餐和文化午餐,是根据人文立校的教育目标而特设的国学教育平台,让孩子通过经典诵读,感受中华文化,记忆中华经典。直面经典,是该校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原则。学校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经典著作选入《卓雅小学儿童经典诵读本》,并按不同的年级安排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要求,配置学习资料。
谈起为什么要在学生中推行读经,陈斌说,这是受了台湾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的启发。1994年,王财贵首次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经典。1998年,王财贵来到深圳,在深圳不少中小学校进行演讲,还带来了很多国学教材到各学校。2002年,陈斌恰好调至新设立的卓雅小学当校长,他决定去实践王财贵提出的这个教育理念。
不仅是读经,国学教育渗透到了这所学校的点点滴滴。学校还开设了围棋、书法、古诗联唱、武术等和古典文化相关的课程,连教室窗帘上画的都是《清明上河图》等古典名画。而卓雅小学的校名也典出《汉书》:“夫唯大雅,卓尔不群”名句,极具古典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知识融合
国学教育究竟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卓雅小学的陈斌校长说:“国学教育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有很大益处,使他们今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受过良好国学教育的孩子在文明礼貌、仁爱孝道、遵纪守法等人格道德方面比一般孩子强。”竹林中学的何柏青副校长也表示:“孩子们在读经典篇章的过程中会领会到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修身养性,对学习也是种激励。”
卓雅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便欣喜地发现,她的儿子在读经之后学会了体贴长辈,她在家做饭时,儿子会主动来帮忙洗菜。原来儿子在《弟子规》中读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承”,从此对孝道有了感悟。
虽然国学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教育者们并未迷醉其中。“国学并不是万能的。”何柏青表示,现代知识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将国学教育作为现代教学的延伸、拓展和补充可以,但不能作为正课。“完全脱离现代教育的实际是不行的,我们并不是要办‘现代私塾’。”
陈斌也表示,今天我们学习经典文化,不能像过去那样读,而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视国学为“圣旨”,更不能把国学神化,“国学教育并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人文和科学的结合,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科学人文便不能发展,只有科学而没有人文则非常可怕。”
国学教育非坦途,摸着石头过河
在现代校园中开展国学教育并非一条坦途,教育者们也面临着种种困惑。
首先是社会上有人质疑,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难道现在的孩子还要接受那些腐朽的思想?比如《弟子规》里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承”,不就是宣扬愚孝、扼杀个性吗?“我反对这种肢解经典的说法,《弟子规》里还有一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说的是亲人有了过错身为儿女可以劝他改正但劝谏的时候要和颜悦色。”陈斌也表示,古人的确有其局限性,比如《二十四孝》的一些极端故事不足效仿,但教育孩子也不可能拿完全纯净的东西,而要靠孩子积累感悟和老师正确引导。
有些家长也不太理解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做法,陈斌介绍,一些家长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每逢考试的前夕,总有家长找学校提出能不能不读经了,“考试用不上,是浪费孩子的时间!”这时候,学校总要向这些家长们做说服解释工作。“事实上,我们作为公立学校,国学教育也必须要在完成基础教育任务基础上开展的。”陈斌说。
还有就是没有统一教材。近日,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国学基本教材》,此前,高等教育出版社也已出版《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而由于我国未将国学列为学生必学课程,因此没有统一的国学教材,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多是自编或自选教材。卓雅小学便是自己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经典著作选编成了《卓雅小学儿童经典诵读本》,而竹林中学则还没有关于国学的校本教材,“何谓国学仍定义模糊,要自编教材尚有难度,我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